新质生产力人物榜丨胡珊·给公路装上“智慧大脑”
2024-09-18 14:54:00
浏览量: 0
我国公路交通通车总里程已达到540多万公里,其中包含各类桥梁107余万座,长大隧道5万多座。随着长大桥隧运行时间的持续延长,运维工作面临通行压力大、监管难度大、事故风险高等痛点。面对日益增长的路桥隧智慧运维业务的市场需求,招商交科下属招商路检组建了基础设施检养数字化创新团队,努力拓展打造路桥隧智慧运维新产品,全力推动公路及长大桥隧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胸怀使命感,助推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
胡珊作为团队核心骨干,以“新”为驱动力,以“质”为发展核心,迎难而上。胸怀使命感,致力于助推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胡珊2015年研究生毕业后从事了五年的公路基础设施管理工作。随着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她有了新的想法:公路交通运维工作面临事故风险高、设施类型多,分布广、运维效率难保障等问题,必须开创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养护管理应急处置智慧化的新局面。2020年,胡珊加入招商路检基础设施检养数字化创新团队,并很快成为团队的科技骨干。她说:“在招商路检的工作使我了解到了各地的养护管理模式、养护专业的新技术,工作虽有挑战,但很有获得感,人也在嗖嗖地成长”。正是有了这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胡珊的工作很快出了成果,她所在的团队荣获2022年招商局集团交通基础设施检养数字化创新项目团队称号,她本人获得2022年招商路检年度优秀员工,并连续两年获得年度绩效考核A级。

胡珊正在工程现场测试平台功能
汇集智能技术,给公路装上“智慧大脑”
胡珊作为团队的主研骨干,全力投入公路数智化转型事业,砥砺深耕养护管理技术,研究构建了11类115项智慧管养技术指标体系;她负责过2个高速集团公司、21家路段公司养护系统研发部署,参与20余个数字化项目研发,项目合同额近千万;并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专业技术为支撑,持续主持规划“道养通”公路基础设施管养平台的业务架构和阶段性研发方向。

胡珊正在主持平台架构研讨会
公路智能化转型升级,任重道远
为抓住日益增长的桥隧智慧运维业务需求和市场需求,同时增强产品延性,胡珊在公司和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专业技术团队,在既有的“两通一云”产品基础上集成智能管控产品,拓展打造桥隧智慧运维新产品,致力于推动公路及长大桥隧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产品专业跨度大、涉及产品多,她带领团队深入研究桥隧智慧运维的问题,查资料、问同事、咨询专家,钻研探索大模型、数字孪生、机器学习等技术如何在该领域落地应用,密切关注和调研行业发展动态,琢磨提炼一体化产品体系架构和解决方案。经过反复斟酌和改进,她的团队成功构建了公路及长大桥隧智能云平台(涵盖基础设施全周期数字资产管理、全要素智能监测预警、全过程智慧养护管理、全方位智慧安全运行核心业务),建立跨设施、跨部门的全业务一站式运维管理模式,赋能桥隧智慧化、数智化升级,致力于实现公路桥隧的安全、畅通、高效运行。(关书敏、胡珊供稿)
产品介绍:“道养通”公路基础设施管养平台
“该产品可提供省级、集团型平台、长大桥隧集群三种养护服务模式,包括数字路产管理系统、路况智能检查系统、日常养护管理系统、机电养护管理系统、养护计划管理系统、养护辅助决策系统等功能,实现养护决策线、管理线、作业线三线合一,为用户提供“养护一站式”解决方案。

该产品通过集成画图、语音、拍照、点选等多模式的病害数据采集方法,提高了数据采集效率与标准化水平;通过植入公路精准检测指引算法,在数据采集时推荐重点检查部位、构件与病害,在数据处理时推荐病害标度、成因及处治建议,提升了数据处理专业能力与智能化水平;通过嵌入交通基础设施技术状况评价模型与报告自动生成插件,大大减小人工评价误差与报告编制工作量。目前已经成为业内一款专业涵盖齐全、数据积累丰富、应用推广良好的工具型软件平台,在北京、浙江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应用,覆盖公路里程约11579km,管理路产设施28995个,机电设备153703个,养护工程项目230个,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发团队2022年获得招商局集团交通基础设施检养数字化创新项目团队荣誉。研发产品获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首届智能融合产学研成果展示三等奖、第十九届全国交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中国公路养护工程创新大赛品质工程一等奖、中国公路学会微创新大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