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交科建院60周年丨科创赋能强国梦
“我们不仅要做技术创新的领跑者,更要成为产业升级的赋能者。”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简称招商交科)科创中心主任唐胜传介绍,依托“1个中心(科创中心)、4个专业研究院、21个科研平台(6个国家级、15个省部级)”的科研体系,招商交科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路上,不断夯实科研能力,勇攀科技高峰。
平台筑基 打造国家级创新高地
在招商交科的科技创新版图中,国家级平台是最为耀眼的星辰。桥梁工程领域的“桥梁工程结构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简称桥梁实验室)和隧道工程领域的“公路隧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简称隧道国工中心),是招商交科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科研创新的重要两翼。
桥梁实验室在2023年完成重组,构建了“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体系,湖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的加入,为实验室注入了强劲的学术活力。中国工程院院士杜修力担任实验室主任后,聚焦“桥梁安全与韧性提升”这一前沿方向,带领团队在桥梁智慧监测、结构健康诊断等领域不断攻坚。
近10年来,桥梁实验室先后承担了“城市典型交通基础设施运维安全关键技术研究”“智慧桥梁状态评定关键技术标准研究与示范应用”等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成果为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江苏张靖皋长江大桥等超级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撑。
隧道国工中心则在地下空间开发领域深耕不辍,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建设难题,形成了“结构安全+智能运维+绿色建造”的技术矩阵。
近年来,隧道国工中心更是瞄准水中悬浮隧道等前沿领域,创新实验装置,探索跨海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力求为未来“跨海长虹”的搭建奠定坚实基础。
科技攻坚 破解工程建设难题
在珠江口浩渺的伶仃洋上,港珠澳大桥如一条银链横亘碧波,3座斜拉桥塔巍然耸立,33节沉管隧道潜藏海底;而北距其31公里的深中通道则如蛟龙腾跃,时而凌空飞架、时而遁入深海,刷新多项“世界之最”。
为服务港珠澳大桥建设与运营安全,招商交科围绕港珠澳大桥“超级工程”防灾减灾和寿命提升技术难题,以确保离岸深水、海洋气候等复杂环境条件下超大桥隧工程结构安全、运营安全和延韧增寿为目标,研发了隧道防灾减灾综合试验平台,攻克了离岸深水隧道防灾减灾成套技术,提出了长寿命桥隧路面铺装技术,形成1套突发灾害主—被动融合防控体系、2套试验平台、3套软件系统、3种智能化施工装备、4种高性能铺装材料、2套长寿命桥隧路面铺装工法等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成果。
要保障深中通道的百年安全运营,必须拿出可靠的科学评价依据,为其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保障。招商交科作为深中通道的重要参建者,研发了大型结构热力耦合立体试验系统,提出了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结构耐火极限标准、火灾设防标准,研发了“横向烟道顶部排烟+中间管廊纵向排烟”的沉管隧道火灾排烟新体系,为深中通道安全、高效运营奠定了技术基础。
协同创新 打造开放创新生态
招商交科通过构建“企业+高校+院所”协同创新生态,与国内高端科研机构深度合作,联合承担18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课题,聚焦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加速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智化转型升级。“我们希望通过合作,共同产出更多优秀的科技成果,才能更好发掘产业创新的机会。”唐胜传说。
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搭建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招商交科联合重庆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等单位攻克了桥梁状态远程在线评定、快速动态评定等关键技术,突破了静态荷载下与动态激励下设备原位计量等难题,为桥梁设施服役状态的可靠感知、精准预测与高效管控提供智能化技术手段,填补了我国在智慧桥梁状态评定方面的技术空白;联合中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攻克智能网联汽车运行自适应车道分配、路权仲裁与调度、车速—车距协同引导等技术难题,为智能网联汽车实现超视距感知、协同决策与控制提供了先进技术手段。
招商交科以前沿科技为引领,通过跨界融合颠覆性技术重构交通基础设施技术体系,驱动传统产业模式向低碳化、数智化方向迭代升级。招商交科跨界联合生物制造龙头企业开展生物基新材料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研究与产业探索,为行业开辟碳中和实施新路径;联合量子测量科技企业开展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在桥梁病害检测领域的应用研究,为结构物早期病害检测构建新范式。
招商交科运用招商局集团内部协同创新战略杠杆,携手招商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研发—制造—应用”全链条创新体系,成功研发船舶滚装通道专用高韧性树脂防滑砂材料。该成果突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性能超越国外知名产品的同时成本降低30%,已在两艘大型汽车运输船上铺装应用,为大型滚装船舶配套产业链自主可控提供了有力支撑。
产研结合 加速创新产业培育
重庆曾家岩大桥工程建养一体化数字平台
招商交科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布局新兴产业,锻造“马利克曲线”。招商交科组建了招商局重庆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发力交通基础设施智慧检养方向,其研发的“两通一云”交通基础设施智慧检养系统,实现检测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300%,创新构建“检测—决策—养护”全链路管理机制,服务高速公路里程超3万公里,推动基础设施检养数智化升级。招商交科基于桥梁健康监测、边坡安全监测领域10余年的技术积淀,培育孵化出重庆物康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桥梁云”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已在全国20余个省市、500余座桥梁上部署,“招商交科云眼®”边坡安全监测系统应用于全国600余座边坡,依托物联网感知网络构建起结构安全全天候动态监测体系,成为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运维的“数智哨兵”。
60载风雨兼程,60载创新不止。从横跨天堑的悬索桥到穿越海峡的沉管隧道,从传统基建的技术突破到智能交通的前瞻布局,招商交科始终以科技为笔,以实干为墨,在祖国大地上绘制着交通强国的壮美画卷。面向未来,招商交科将继续在科技创新的征途上勇毅前行、行则必“智”,书写更多科技赋能交通的精彩篇章。